近日,上海浦東新區某芯片企業獲得了一份特殊的保單——在市知識產權局指導下,新區知識產權局協調國泰產險、太平科技財險、富邦財險和華海財險組成“IP保險共保體”,對該企業提供了高達350萬元的保額,這是上海自貿區推出的又一項知識產權金融創新成果。
浦東在知識產權領域不斷創新。2016年,新區知識產權局進行、商標和版權“三合一”創新試點,全國第一單知識產權復合險、運營險也是從浦東走出的。
國內首個“IP保險共保體”誕生,這一新模式如何保障企業利益,助力企業進一步提升全球競爭力?新區知識產權局發展促進處蔣嚴、上海自貿區知識產權協會理事錢文進行了分享。
記者:知識產權保險,可能很多人都不太熟悉。首先想問一下,這一類型保險主要保障的是什么內容?
蔣嚴:這份保單并不是直接賠付企業受到侵權而產生的經濟損失,而是對企業在國際競爭當中使用知識產權作為手段,進行“攻防”時產生的法律費用和調查費用進行賠付。
記者:知識產權保險不僅有原告險,還有被告險。被告險又會給企業帶來什么樣的保障?
錢文:企業被其他人“告”侵犯了知識產權,即企業成為“被告”,需要進行“抗辯”時,同樣需要聘請律師上法庭或仲裁庭,需要調查取證,以證明未侵犯他人的知識產權。甚至,有時企業還會提出“反訴”。
被告險可以為企業提供抗辯的法律費用,包括律師費、訴訟費、保全費、公證費、調查取證費用等,還有“和解金”或法院判賠的“侵權損害賠償金”。這里很大一塊費用就是“和解金”或“侵權損害賠償金”,從幾千萬元到上億元都有,有的企業三五年糾纏下來,幾乎傾家蕩產。
記者:知識產權糾紛往往錯綜復雜,對于知識產權保險來說,如何判斷各主體之間的對錯和法律關系?
蔣嚴:事實上,對知識產權權利沖突的判定并不是“非黑即白”的??梢哉f,以攻防為目的訴訟是沒有對錯可言的,有的只是國際規則和戰略目的。
記者:知識產權保險,原告被告都可以保險,但知識產權糾紛復雜,賠付金額又比較大,對保險公司來講,是否面臨著比較大的風險?怎樣去控制這種風險?
錢文:的確,知識產權訴訟風險屬于特殊風險。1994年,美國開始有全球第一張侵權保單,至今全球僅有少數保險公司經營這一險種。在知識產權保險領域,國內保險公司還缺乏承保經驗,因此比較依賴于國際再保險市場的再保支持,80%的風險需要分攤到國際再保險市場。
另外,對投保企業的風險評估也非常關鍵。如果是做“山寨”產品的企業來投保,保險公司及風險評價團隊會對其進行多維度的綜合評估,基本上會拒保。
對于已經有很多IP訴訟的企業,我們會具體分析,新發生的訴訟是可保的,盡管風險可能偏高。還有律師團隊可以為企業提供豐富的經驗和應對策略。我們有150項指標來評價一件,所以風險是可識別的。
記者:相較于以往的保險、商標保險、版權保險,此次浦東這個案例中,企業集中投保了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的特殊風險。設計圖對于集成電路企業來說,意味著什么?以這樣的內容為承保對象,具有怎樣的意義?
蔣嚴:在知識產權保護當中,有一個獨立的類別叫“集成電路布圖”,它是半導體產業的核心知識產權權利之一。目前,國家知識產權局有獨立的集成電路布圖電子登記平臺,并且集成電路布圖的知識產權管理也日趨完善。前不久,國務院印發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強調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權的保護。所以,我們這一單的保險對于這一通知的實施也起到了一個很好的示范作用。
記者:據業內人士介紹,知識產權保險已經是企業國際競爭的一個常用金融工具,對于進攻和防守都非常重要,是這樣嗎?
錢文:知識產權類訴訟已成為國際競爭的一種手段,因為企業在應對訴訟時,可能被列入競標的黑名單,可能股價下跌面臨公關危機,可能贏了官司輸了市場。
最近科創板IPO很火,但也有近30家企業的IPO折翼,原因很大程度上可能與知識產權相關。所以我認為,對于在科創板IPO的企業而言,知識產權保險非常必要,它能夠給企業建一道防火墻。
記者:這次的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保險,是中國知識產權保險領域的第一個相關險種,也是上海自貿區知識產權金融創新的成果。這樣一份特別的保單有其特殊性,是為這家芯片企業“量身定制”,還是有示范作用,可以在全國推廣?
錢文:首先,知識產權保險幾乎都需要為企業“量身定制”保險方案,因為每家企業的IP風險狀況是不同的,需要保護的科技“硬核”不同、IP標的也不同,具有特殊性,不是數著件數計算保費那么簡單。
利用知識產權保險,為企業轉移IP訴訟損失風險,做到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補償,幫助高科技企業構筑IP防火墻,這是一種經濟的風險管理解決方案。通過保險這一金融工具,企業風險管理成本降低,資金的效用放大了幾十倍。因而,浦東簽發的這一份“冠軍保單”具有示范作用,是可以全國推廣的。
蔣嚴:浦東一直都是改革的橋頭堡。2015年,浦東在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工作上試水金融卡、增信增貸、投貸聯動基金等一系列改革,使保守的金融體系得以松動,并且嘗到了甜頭。前進的道路打開之后,這些年來,商標、、版權各項知識產權的質押融資活動就像雨后春筍一樣不斷地涌現。所以說,雖然當前這份保險確實有“量身定制”的成分,但它試水了共保體模式、集成電路布局保險等原來未嘗試過的形式和內容,對各地推進知識產權綜合保險具有借鑒和學習的作用。
同時,由于知識產權保險賠付具有杠桿作用,案件啟動介入就有了提前性,專業法律團隊也有積極的跟進,可以有力改變國內企業過往怕應對而缺席訴訟的情況。有綜合性支持各國訴訟的共保體分擔風險的知識產權保險作為后盾,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的攻防戰就更有底氣。
記者:對于浦東和上海自貿區來說,這里既有中國的藥谷,又是中國集成電路高地,兩個領域都是知識產權密集區域,是否這也是這個保險能在上海自貿區首發的原因?
蔣嚴:是的。浦東是中國使用知識產權作為攻防手段、參與國際國內市場競爭最多的地方之一,本次創新在上海自貿區首發是毋容置疑的。
記者:自貿區落地浦東以來,一系列制度創新從浦東走出,知識產權方面也是如此。比如,全國第一單知識產權復合險、運營險就誕生于浦東。您覺得浦東有什么樣的土壤,可以讓這些創新在這里誕生?
錢文:浦東是一塊創新的沃土。作為全國第一個自貿區,最大的優勢是“先行先試”,新區知識產權局在全國首家試水行政管理執法“三合一”,、商標、版權“三合一”集中管理,行政管理、司法保護、調解仲裁、社會監督四輪驅動,一下打通了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服務全鏈條。
相較于傳統的制度模式,知識產權由多部門切分管理,但在企業端知識產權是匯總的,無論是產品還是服務,或者是知識產權類型,一體化保護更高效?!叭弦弧钡谋O管模式、機制體制創新,2016年第一單知識產權復合險、運營險誕生于這一沃土;今年,浦東再次誕生知識產權“冠軍保單”,創下4項中國知識產權保險第一。
創新在持續,9月19日,我們將推出中國網絡信息安全保險新產品的全國首發,這是在商業秘密保護的深水區里又一與國際接軌的產品。
(來源:浦東時報)
作為改革開放“橋頭堡”的浦東,始終致力于打造一流的營商環境。浦東注冊公司(包括上海自貿區注冊公司)可以享受許多得天獨厚的創業條件,比如便利交通、高效的企業服務、有利的園區招商條件、國家優惠政策等等??袢藣u隸屬于上?;鸹?,一家總部坐落于上海浦東新區的老牌企業,專業專注提供公司注冊、代理記賬、、商標注冊、工商變更、資質申辦等全方位的企業服務,公司業務網覆蓋上海全區并重點輻射全國重點城市。
凡本網站轉載的所有文章、圖片等資料版權歸版權人所有。網站內容僅為傳播信息以供大家參考學習。如有侵權,請來電告知,本網站立即給予刪除。